ⅰ 19世紀前亞洲人為啥遷到大洋洲和美洲
19世紀前的人口遷移 古代末期和中世紀初期,人口的大批轉移,對歐、亞許多民族的起源產生了巨大影響。地理大發現後,15~16世紀掀起了人口遷移的高潮。大批移民從歐洲移到美洲:開始有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之後有法國人、荷蘭人、英國人。僅18世紀後50年,從歐洲移出近100萬人;殖民者還將幾百萬(包括死亡者達幾千萬人)黑人從非洲運往美洲,致使18世紀非洲人口的絕對數量明顯下降。19世紀和20世紀初,主要是從歐洲向美洲移民。 20世紀初到1914年,從歐洲遷出居民達5000多萬,大批移民主要遷往美國,以及加拿大、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亞洲、非洲和美洲洲內人口遷移規模較小,其中一些中國人遷往東南亞各國,日本人移往夏威夷群島、美國、巴西、朝鮮,印度人移到錫蘭(今斯里蘭卡)、緬甸、馬來亞(今西馬地區)、模里西斯,以及大洋洲的斐濟島等地。人數共有十幾萬。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人口遷移 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了歐洲大批人口遷移。如,德國有50萬人從波蘭回國;從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回到匈牙利的也有將近50萬人;蘇聯國內戰爭期間,有近200萬人從俄羅斯遷出,等等。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向海外移民又活躍起來。20世紀初歐洲各國向海外移民達到高峰(平均每年遷出60萬人),之後又有所下降,因為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發生經濟危機,失業人口增加,限制移民遷入。這時南歐的義大利人和西班牙人主要遷往拉丁美洲(巴西、阿根廷)。30年代中期,歐洲向海外移民又有增加,主要是從法西斯國家及其佔領國的人口遷出。1918~1939年,從歐洲遷出的移民將近900萬人。其中約有一半遷往美國,另有近30萬猶太人從歐洲各國(主要從德國)遷往巴勒斯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人口遷移 由於幾百萬和平居民從軍事行動區外逃和後撤,形成了新的大批人口遷移。戰後40多年,國際間移民更加復雜,其特點是:(1)政治性國際遷移比戰前的規模更大、更復雜,而且繼續的時間也長。主要原因是:①戰後在佔領區或被佔領區的士兵和平民的遣返;②戰後國家之間邊界調整引起居民和某些民族的人口遷移;③建立一些新的國家,或一國分治造成大量人口遷移;④亞、非、拉一些國家獨立引起一些人口的國際遷移。(2)外籍工人國際遷移的規模明顯超過戰前,最多時外籍工人曾達3000~4000萬人,主要集中遷入地區為北美、西歐、中東、南美、南非、澳大利亞等地區。原因是:①兩次世界大戰使西歐一些國家經濟遭到破壞,人口死亡率增加,出生率降低,在戰後經濟恢復和發展的高潮中,感到勞動力不足;②在一些不發達國家裡,人口增長迅速,經濟增長緩慢,失業現象比較突出,工資收入也低,因而在這些國家裡往往存在著大批剩餘勞動力;③近些年經濟獲得突飛猛進的地區,如中東石油生產國、澳大利亞和南非礦業地區,經濟的異乎尋長的發展往往也導致勞動力不足;④發達國家勞動者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物質生活狀況也較以前有較大改善,人們不願從事那些笨重的工種,因而在這些國家裡,一方面存在著失業大軍,另一方面存在著所謂「藍領」工人找不到僱傭對象的現象;⑤人口增長模式發生重大變化,已由過去資本主義早期人口迅速增長,轉變為低速增長,這些國家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青壯年勞動力日漸感到缺乏;⑥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農業人口已經降到10%以下,甚至3~4%。工業、運輸業、建築業等勞動力的來源,不能再依靠農業人口作補充。於是出現了大量勞動力由不發達國家向發達國家流動的情況。(3)戰後國際遷移的流向發生了變化。一是傳統人口凈遷出地區的歐洲變成凈遷入地區。不過在歐洲各國之間情況也有所不同。60年代以後西北歐是凈遷入地區,南歐幾乎都是凈遷出國。50年代仍有很多歐洲人向北美洲和拉丁美洲遷移。60年代由於歐洲經濟迅速增長,又出現許多歐洲人返回「故里」的現象。二是拉丁美洲由傳統的凈遷入變成凈遷出地區。三是傳統上大量接受移民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戰後沒有很大變化。這些國家的移民,50年代初主要來自歐洲;60年代後期來自拉丁美洲的移民已超過歐洲移民;進入70年代後,來自亞洲的移民已超過歐洲移民,其中有很多是知識分子。人口國際遷移影響到有關國家的勞動力供給和需求,從而對遷出、遷入國的就業和工資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因而人口國際遷移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
ⅱ 新航路開辟後的人口遷移
二、人口遷移:
1.世界人口遷移概況:
⑴二戰前: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隨著地理大發現與新航路的開辟,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殖民主義的擴張,掀起了人口遷移的洪流。特點是從舊大陸移向新大陸,從已開發國家移向未開發國家。
具體表現:
①從歐洲遷往美洲:西班牙、葡萄牙、英、法、荷等到北美殖民,掠奪資源和財寶。
②從非洲劫掠黑人到美洲:16世紀起,奴隸貿易猖獗。
③殖民主義者招工開發東南亞和美洲:中國人、印度人、日本人…… 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中國人到「南洋」謀生,日本人到美國和巴西,印度人到非洲、美洲
⑵二戰後,人口遷移特點:人口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工人即外籍工人大量增加。 原因:各國生產發展的不平衡是主要原因,戰後,歐美各國資本主義高度發展吸引了大量移民(提供較多的工作機會),有些國家,人口增長緩慢,人口老化現象嚴重,需要青壯年勞力,而一些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過快,經濟發展緩慢,出現人口過剩現象,因而大批勞動力被吸引到發達國家。
⑶國內人口遷移:①城市化(農村→城市) ②開發國土:到北美、西歐等國;70年代以來,西亞移民增多(產油國經濟發展快);歐洲內部移民(南歐→西歐)
2.我國古代人口遷移的幾種方式:
⑴由邊疆遷往中原:五胡內遷甘肅、陝西、山西等地;南匈奴內遷河套、陝西、山西一帶;蒙古族、女真族等遷入黃河流域(元朝);這些遷移都帶自發性,都是北方少數民族內遷到黃河流域,其主要原因是受漢先進文化影響加上游牧生活不穩定,但有些帶有武裝掠奪,如匈奴南下、金兵南下等。
⑵由內地遷往邊疆:秦朝遷民到河套一帶,遷民到南方越地;唐、元遷民加強邊疆管理;這些遷移是政府有組織的遷移。
⑶北民南遷:三國東吳;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宋、金時期……這些遷移是人民自發性的,原因是北方戰亂,南方相對穩定,經濟中心南移,南方自然條件好等。
3.中國古代人口遷移的原因總析
⑴.地主階級、封建官吏的橫征暴斂和盤剝,土地的兼並,使農民紛紛破產,無以為生,只得離鄉背井,到處流亡。
⑵.頻繁的各種戰爭,導致該地區人口的大量遷移。
⑶.為加強邊防,歷代政府組織大規模的居民向邊境地區遷移。
⑷.經濟重心南移,人口也相應向南流動。
⑸.自然災害的影響:我國古代黃河流域是自然災害多發地區,古代黃河多次決口泛多次改道,導致該地區人口向災害較少的地區遷移。
⑹.對罪人的流放也是我國古代人口遷移的一方面。在內地犯罪被判為流放的,往往是成百上千,到邊疆後很少能回來的。
4.中國古代人口遷移的影響
⑴.我國古代人口的遷移,傳播了先進的經濟文化,促使我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北方人民大批南下,不但給南方增添了大批勞動力,而且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與技術,在他們的影響下,南方各族逐步學會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經濟的開發與發展。
⑵.我國古代人口的遷移,促進了我國古代的民族融合。特別是中原漢族遷居到邊遠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少數民族內遷到內地,使各族交錯雜居、接觸頻繁,甚至互通婚姻,相互融合,豐富了各族的經濟文化生活。我國古代往往在人口遷移形成高潮時,民族融合也形成高潮,這大大促進了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鞏固與發展。
⑶.我國古代人口的遷移,使我國人口的地理分布趨於合理,南方地區土地肥沃、廣闊,三國以前人口卻極為稀少,隨著人口的遷移,江南的開發,南方人口逐漸增多,我國人口的南北分布趨於平衡。
5.新中國成立後的人口遷移三種方式:
⑴為了平衡生產布局,政府有組織地調出各種人員支持邊疆建設。
⑵大量農村人口自發從人口稠密地區移向地廣人稀地區。
⑶農村人口過剩引起的民工潮:山區→平原,農村→城鎮,貧困地區→發達地區,內地→沿海
第⑴和⑵的作用是對調整全國人口分布,開發建設邊疆,促進落後地區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第⑶有效調整了我國各地區勞動力的餘缺,民工承擔了城市建築、環衛等工作,對城市的發展和繁榮起了積極作用,對改善農村經濟,促進鄉鎮企業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帶來一些社會問題如加重了城市和交通的負荷,影響社會治安穩定等。
三、人口遷移的意義:
促進種族、民族融合,促進經濟、文化交流,改變人口布局,平衡經濟發展,開發建設邊疆
四、我國歷史上的人口遷移三種情況:
1.政治需要:a 秦派蒙恬擊匈奴 b 秦征越族 c 西漢對西南的管理 d 孝文帝遷都
e 唐朝西亞人入唐 f 元朝回族的形成
2.戰亂逃難:a 三國時遷民吳國 b 西晉時少數民族南遷 c 五代十國時北民南遷
d 北宋時北民南遷 e 近代「闖關東」、「走西口」、「下江南」
3.經濟謀生:a 東漢南匈奴南遷 b 西晉五胡內遷 c 唐朝中原人民入契丹
d 元朝少數民族遷入中原、江南 e 南洋謀生
ⅲ 很多人擁有義大利和阿根廷的雙國籍,這兩國有什麼關聯嗎
南美諸多國家中,阿根廷又被稱之為義大利的第二故鄉,因為在阿根廷內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口為義大利人。盡管阿根廷是一個西班牙文化體制的國家,但義大利文化在阿根廷卻起到主導性的作用,比如民風民族這塊。很多人擁有義大利和阿根廷的雙國籍,這兩國有什麼關聯嗎?
ⅳ 各國移民到義大利的人數
截止2020年,各國移民義大利的人數大約為376萬。
中國僑網12月2日電,據義大利歐聯網報道,義大利國家社會保障局(inps)日前發布了外國移民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在意外國移民、包括非歐盟公民和歐盟公民共有376.04人。其中259.42萬人來自非歐盟國家,佔69%。29.86萬人來自歐盟15國,佔7.9%。86.75萬人來自其他歐盟國家,佔23.1%。
義大利是世界上第71大的國家,而人口數量則排在第23位,義大利總人口5890多萬人,gdp總量高於我國的江蘇省。
ⅳ 義大利和阿根廷有什麼淵源嗎為什麼一些人是這兩國的雙重國籍
南美諸多國家中,阿根廷又被稱之為義大利的第二故鄉,因為在阿根廷內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口為義大利人。盡管阿根廷是一個西班牙文化體制的國家,但義大利文化在阿根廷卻起到主導性的作用,比如民風民族這塊。 現在在義大利和阿根廷有很多擁有雙重國籍的人,搏首在 歷史 上阿根廷並非是義大利的殖民地,而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包括現在阿根廷的政府要員大多都是西班牙的後裔。在兩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西班牙和義大利之間又不是盟友關系。
那麼為什麼在西班牙的殖民地裡面會有大量的義大利人呢?而且為什麼也有很多人擁有這兩個國家的雙重國籍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其中的那些淵源。
阿根廷作為南美洲的第三大經濟體,但國家發展的並不是很富裕,屬於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國家,主要是此地文明開化相對較晚。1536年西班牙殖民者來到了阿根廷地區,憑借著相對先進的武器征服了當地的土著居民。
再加上西班牙人身上帶過去了很多本地土著尚未接觸過的細菌,導致大量的本地土著死亡。盡管第一批到阿根廷的西班牙很少,但西班牙很快對此地形成了絕對的控制。
由於阿根廷國家內蘊藏了大量的貴重金屬資源,所以西班牙也就用「金錢、珠寶」命名了現在的阿根廷。
西班牙的殖民狀態一直持續到1801年,當地的土著白人聯合被殖民的力量爆發了五月革命,雖然西班牙軍隊進行了殘酷的軍隊鎮壓,但經過6年的戰爭之後,西班牙對於此地的統治越發微弱。於是阿根廷在1816年成功脫離了西班牙的殖民,建立成了一個獨立的國家。
不過宗主國西班牙對其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由於被殖民時期受到了西班牙文化的影響,所以在阿根廷的國家語言仍然是西班牙語,使用的是西班牙的文字,國家制度也是參考西班牙。
義大利當年作為歐洲列強之一,不過其實力確實不怎麼強,經常被歐洲的其他國家瞧不起,尤其義大利軍隊在二戰時的表現,更是被人們當成了笑談。
所以歐洲在瓜分世界各地的時候,義大利很少佔到便宜。義大利除了在非洲還建立了那麼幾小塊殖民地之外,其他地方根本沒有義大利的殖民地。
當初歐洲列強在瓜分南美洲的時候,義大利也曾想過去湊熱鬧,結果被直接拒之門外。
——無奈義大利國家面積非常小,資源也相對的匱乏,若是持續下去自然不嘩春利於長久發展,所以義大利就想著通過對外輸出僑民的方式來增加國家外匯,緩解 社會 就業壓力。
於是義大利便開始往歐洲各國的殖民地瘋狂的輸出僑民,義大利的如此一個意圖很快被歐洲其他國家看穿了,隨後歐洲其他的殖民國家便開始拒絕義大利籍人員進入其殖民地。
如此的一個行為無疑是給了義大利當頭一棒,想要通過外出移民政策也就落空了。不過比較完美的一件事就是當時南美洲的阿根廷很快從西班牙手中脫離獨立了。
所以義大利也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瘋狂的向阿根廷輸出義大利僑民。
——巧合的是,當時阿根廷地大物博,缺少人力物力的發展 社會 ,所以阿根廷和義大利一拍即合,隨後義大利面瘋狂的往阿根廷輸出僑民。為了方便僑民,於是在1899年義大利與阿根廷正式簽署了雙籍法案,促進移民。
義大利往阿根廷一共移民多少呢? 從188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數十年年的時間里,義大利前往阿根廷的移民超過了200萬。而在這些年全世界往阿根廷的移民也還不到400萬。
——等到1940年的時候,義大利人在阿根廷的人口數已經超過了1600萬,佔到了阿根廷總人口的50%,隨著民族不斷的融合,義大利人以及義大利人的後裔已經佔到了阿根廷人口的主導地位。
第一點就是國家政策的鼓勵,前面說了,義大利為了增基蘆數加國家的外匯儲備,緩解國內的就業壓力,所以也就瘋狂地向國外輸出民眾創造外匯。有的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導,就會有一部分人願意外出撈金。
第二點就是當時的義大利生活壓力很大。義大利是歐洲列強之一,不過它的軍事實力確實有點弱,在歐洲工業大發展的時代義大利由於沒有海外殖民地,缺少一定的原材料,導致經濟發展的非常落後,綜合國力也非常的弱小。
百姓失業率非常高,工生活水平也與其他的國家相差了一大截。國內的物資生產甚至沒辦法滿足內需,在如此的一個矛盾情況下,對外移民已經成為了義大利的一個首選。
很多在義大利生活不下去的義大利人便開始走出去尋找新的生活空間,剛好國家又扶持向阿根廷不斷的移民,因此就有很多人背井離鄉來到阿根廷。
——阿根廷當時的物產豐富,資源豐厚,土地廣闊,但缺點就是人口特別稀少。因此大量的義大利人來到阿根廷之後不但找到了工作,而且生活條件也提高了很多。有了前人的引導和影響,之後就有大量的義大利人移民到阿根廷。
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失敗之後,義大利作為一個戰敗國被戰勝國各種制裁,老百姓的生活過得更為的困苦,有失業率又猛的高增。而當時的海洋運輸已經發展到了另外一個階段,移民也變得相對簡單一點。畢竟阿根廷已經擁有一部分的義大利居民,後續者來到這里之後,也算是可以「投奔老鄉」,生存的困難度也就降低了很多。
首先就是如前文所介紹,有大量的義大利人來到阿根廷,所以導致了義大利人口數量不斷的增加。與之相對比,西班牙本來人口就不多,而且西班牙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也非常多,因此阿根廷也並非是西班牙人移民的一個重要選項,因此西班牙願意來到阿根廷的人並不是很多。
而且對於西班牙人來講,他們都更希望去一個距離老家更近的殖民地,比如說中亞以及非洲的一些國家。除此之外,在後來的阿根廷獨立戰爭中,有一些西班牙人為了避難反而向外逃走,所以就造成西班牙人的比重不斷的下降。
就是在這一進一出的影響之下,義大利人也就逐漸超過了西班牙人。
由於這層因素在,使得現在的阿根廷和義大利之間是雙邊友好國家,關系相當為的親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畢竟是兩個國家,所以他們在國家利益上的細節仍然會有一些分歧,比如阿根廷和英國之間的福克蘭群島問題,義大利從未明確支持過阿根廷,甚至態度還更為偏向英國一些。
最為明顯的一個影響就是阿根廷已經成為了義大利人的第二故鄉,尤其是在1890年兩個國家簽訂雙籍法案之後,阿根廷人變成了很多義大利人「工作但不養老」的地方,在年輕工作的時候到阿根廷去發展,而年邁需要養老的時候再回到義大利,畢竟歐洲的養老福利更好一點。
不過如此的一個情況,也給義大利造成了一定的 社會 養老負擔,有些歐洲國家更是直截了當的是說義大利就是一個現實版的國家養老院。
的確,在平安無災之年大家還相安無事,若是真是遇到了什麼問題,義大利很容易出現整體系統的崩潰—— 就比如說這次疫情大爆發之後,義大利幾乎面對了一個失控的狀態,尤其是醫療資源出現了極大的緊缺,而這正是因為義大利老齡化人口偏重導致的。
如今阿根廷有很多人都擁有阿意雙籍,也有其 歷史 原因:
歷史 上的阿根廷屬於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如今阿根廷有大量西班牙移民後裔,也以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不過, 阿根廷這個美洲白人比例最高的國度,最大族裔是義大利人而並不是西班牙人 。
作為移民國度,從1880到1920年,短短40年裡阿根廷接收過超過400萬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其中義大利移民超過一半。 阿根廷超過56%均為義大利後裔,還有眾多擁有義大利血統者,即便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義大利裔人口的比例也比西班牙裔多出近10個百分比 。
歷史 上義大利雖也被列為西方列強之一,但義大利的實力如何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相當弱。除在非洲還有點零散地盤,列強劃分新大陸之時,義大利卻連殘羹冷炙都沒撈到。 隨著美洲的義大利移民越來越多,義大利也越來越不滿足,希望通過移民在美洲開辟新天地,所以將矛頭對准了義大利後裔聚集的阿根廷 。
可當時的阿根廷實力不俗,而且英法等國也並不願意義大利在拉丁美洲擴大影響力,最終義大利還是竹籃打水。不過,義大利也並非一無所獲—— 1899年,義大利與阿根廷正式簽署了雙籍法案,阿根廷承認本籍公民同時擁有義大利之籍 。
如今的義大利經濟發達而阿根廷仍在發展中,可在近代兩者之間卻是完全相反。近代的阿根廷憑借豐饒的物產非常富有,而義大利本土尤其中北地方當時經濟發展乏力,大量手工業者與農民破產,被迫移民海外謀生。 拉美的阿根廷氣候宜人,經濟繁榮,深受義大利人在內歐洲各國移民青睞 。
除了經濟,同樣作為足球強國的義大利與阿根廷,其雙籍人口中最常見也最明顯的就是球員。 在義大利球隊中效力的阿根廷球員從來都不在少數,所以阿根廷有很多雙籍球星。而不僅僅是義大利,還有其他歐洲各國,比如梅西同時擁有阿根廷籍與西班牙籍 。
梅西和其妻子安東內拉祖上都是義大利人,當他們有了第三個兒子的時候,他們給這個兒子取名ciro,注意不是c羅。義大利語發音齊羅,這是義大利一個很受歡迎的名字,他們應該也是為了紀念義大利的祖先才為兒子取這個名字的。梅西雖然是西班牙和阿根廷雙國籍,但是只要梅西願意,他也可以得到義大利國籍。
實際上在阿根廷義大利後裔非常多,甚至一點都不輸於西班牙人。阿根廷文豪博爾赫斯在描述自己的同胞時曾戲謔地寫道:「阿根廷人,就是一幫操著西班牙語的義大利人,不僅如此,他們還像法國人那樣思考,並努力想成為英國人。」
那麼問題來了,阿根廷是西班牙殖民國家,為什麼會有義大利人來遷徙到這里。
這里涉及到一個時間問題,西班牙殖民美洲實在15世紀末到19世紀初,到了19世界初,美洲大陸普遍爆發了獨立革命,很多國家紛紛脫離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阿根廷也是在1810年才爆發的五月革命,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這就意味這阿根廷人有了獨立的政體和權利。
而在19世紀到20世紀中前期,阿根廷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國家,當時義大利相對而言比阿根廷窮,因此很多義大利人選擇移民阿根廷或者去打工賺錢,在義大利甚至有句俗話"象阿根廷人一樣有錢."這就導致了義大利人為了生計或者財富移民阿根廷。
從1880年到1920年,短短四十年間,到達阿根廷的四百萬歐洲移民中有將近一半來自於義大利。在當時所有的移民外國團體中,這一團體的人數甚至超過了西班牙人,穩穩地居於首位。
所以,了解了這部分 歷史 ,就知道為什麼阿根廷有那麼多義大利後裔了,也知道為什麼阿根廷人持有義大利國籍。例如在國際米蘭踢球的阿根廷前鋒,伊卡爾迪也是義大利移民的後裔,他也持有義大利國籍。
義大利與阿根廷的淵源很深,據統計,在阿根廷有義大利血統人口佔全國人口數的一半以上。阿根廷同時也是義大利最大的移民國家,其次是西班牙人約佔全國人口數的百分之三十。
南美洲本來就地大物博,人煙稀少,在十五世紀末,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少數白人登陸帶來的病菌更讓當地土著人數劇減。而在世界工業革命前,因阿根廷自然資源豐富,所以生活在當地的人都比較富足。因此,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義大利人就開始移民阿根廷了,到1940年時,就有近1600萬人,占當時阿根廷人口近一半。在此期間,因為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義大利的移民人數、速度有所下降,但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義大利戰敗,國家被夷為平地並被它國軍隊佔領,就又開始新一輪的移民熱潮,直至義大利在十幾年後經濟復甦後,才逐漸停止了移民阿根廷。
幾百年的移民史,已讓阿根廷打上了深深的義大利烙印,深刻地影響阿根廷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眾多的義大利人也將阿根廷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所以很多人有兩國的雙重國際就不足為奇了。
阿根廷共和國位於南美大陸南部,東瀕大西洋,南面隔海相望南極洲,西與智利以安第斯山脈為界,北部接玻利維亞、巴拉圭,東北鄰巴西、烏拉圭。國土面積278萬平方公里,次於巴西為拉美第二大國,人口4384萬(2016)。
阿根廷是族裔異質性國家,歐洲移民後裔占人口總數的85%,僅西班牙和義大利移民後裔就佔80% ,包括高喬人在內的印歐混血佔14%,再有土著印第安人、猶太人、極少數亞裔和非洲裔等。幾乎所有居民都講官方語言西班牙語,邊境地區印第安人中有瓜拉尼語、艾馬拉語和馬普切語,一些歐洲人社區中德語、英語、意語和法語等作為第二語言在課堂中使用。居民中92%信奉天主教,其次是新教、猶太教等。
西班牙人是阿最早、最大的歐裔族群,其移民潮一直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留給這個國家語言、宗教和建築風格等深遠影響,西班牙人在與其他歐裔移民分享權益的同時實現了阿根廷認同的一致性。阿政府於1852—1880年實施歐洲化計劃,形成第一次移民潮,後兩次為19世紀80年代後和二戰之後,第二次規模更大,移民多落戶於潘帕斯和巴塔哥尼亞,第三次主要是來自中、東歐的移民,落戶西部地區和城市,所以說阿根廷有來自北起芬蘭,西至大不列顛,東抵俄羅斯的數十個歐洲裔族群。 義大利裔是第二大族群(約佔全國人口1/3),以來自意南部農民為主,現多從事農牧業與城市專業技術。
阿根廷與義大利均認可雙重國籍,阿根廷人中擁有義大利國籍者有一定人數。
西班牙阿根廷雙國籍的也不少